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

台灣因為機車族人口眾多,因此有許多的交通事故,也使得許多的車禍傷者遭受臂神經叢損傷導致上肢功能嚴重受損,成為失能的狀態。因此,對台灣的手外科醫師來說,治療這一類的病患成為最大也是最艱鉅的挑戰。
 

臂神經叢的組成主要是由4條頸椎及一條胸椎神經根來組成:

C5、C6、C7、C8、T1這五條神經根經過複雜的神經網路交錯組合後,最後再形成五大終末神經分支(腋神經axillary n.、正中神經median n.、尺神經ulnar n.、橈神經radial n.及肌皮神經musculocutaneous n.)來支配上肢所有的運動功能及感覺功能。

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1.jpg

(圖片引用自Springer,operative brachial plexus surgery,Chapter 2)


一般來說,臂神經叢損傷可以分為兩種受傷的機轉:

第一類是受傷時的姿勢是以頭肩分離的形式拉扯神經: 此時,臂神經叢損傷的方向是由上而下: C5->C6->C7->C8->T1

第二類的受傷時的姿勢是以肩部外展暴力拉扯神經: 此時,臂神經叢損傷的方向是由下而上: T1->C8->C7->C6->C5

 

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2.jpg

(圖片引用自J AAOS 2019,Vol 27,19)

在過去的30年間,經過許多的前輩醫師孜孜矻矻的努力,目前臂神經叢損傷的治療已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治療的成效也從以往被視為絕症,沒有恢復功能的機會,而到了能夠至少恢復自我日常生活照顧的功能。


上肢功能恢復的程度取決於幾個因素:

1. 受傷的程度。幾個神經根受損?是否有合併其他器官的損傷?

2. 從受傷到接受治療的時間有多久?時間越短越有機會得到好的療效,我們建議最晚一年之內一定要接受手術治療。

3. 病患的年紀?越年輕恢復效果越好,一般超過50歲神經修復的效果就明顯下降。

 

現今手術治療希望能夠幫助病人恢復的功能:

我們認為,病患在臂叢神經損傷後接受手術功能重建,如果要幫助病人實現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功能,應該要能夠實現五個手術功能目標。(缺一不可,已是最低要求)

--肩膀外展

--手肘彎曲

--手肘伸直

--手指彎曲可以握著物品

--手指伸直(是最困難重建的,但可以大幅增加手部的握力及功能)

 

神經的損傷型態一般可以分為三種:

1. 神經牽拉傷:神經主體未斷裂,主要的傷害來自於神經裡的神經細束(nerve fascicle)受到外力牽拉導致暫時性神經傳導受損,這一類的傷害可以在保守治療休息3-6個月之後,恢復神經正常的傳導功能。

2. 神經斷裂:神經的主體受損,但是神經斷裂的兩端都可以找到好的神經殘留斷端,如果說神經斷裂受損的長度短,遠近兩個好的神經殘留斷端距離不是太遠,把受損神經切除之後,可以再把好的殘留神經斷端和周遭包覆的軟組織分離鬆解,或藉由肢體的姿勢改變把遠近兩個好的神經殘留斷端靠近直接吻合,如果把受損神經切除之後,遠近兩個好的神經殘留斷端距離太遠,無法直接吻合那就需要靠神經橋接(自體神經或異體神經移植)來輔助完成神經修復。

 

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3.jpg
(邱醫師團隊使用神經移植,電纜式編織修復神經斷裂照片)

 

3. 神經撕脫:神經的大部分主體都是完整,但是神經是直接由神經連接脊髓處斷裂,就好像樹木直接從根拔起,這棵樹木雖然是外觀完整,但已失去了生機。這類型的損傷要把神經縫回脊髓,目前的醫學技術仍是無法達到,只能再另外找一條好的神經,從中拿出部分的神經纖維束(以不影響神經的功能為原則)轉位吻合至撕脫的神經,藉由好的神經傳導放電來重新激活撕脫的神經,這個手術方法叫做神經轉位,但如果神經撕脫傷已經超過一年,神經轉位手術效果就不好,那麼就只能採用肌肉或者是肌腱轉位手術來重建肢體功能。

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4-1.jpg
(圖片引用自Wade et al.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7:76 )

 

臂神經叢損傷治療的新進展-5.jpg
(邱醫師團隊施行顯微神經修復手術照片)


臂神經叢損傷是一個非常複雜及困難治療的領域,隨著我們對於神經癒合的基礎研究,神經解剖的深入了解,影像診斷學的進步,神經修復材料的研發及手術方式的改良。我們逐漸地對這個損傷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治療方針,但我們仍強烈建議一旦發生臂神經叢損傷還是還是及早尋找專業的醫師評估治療方針,早期的手術介入治療相對於保守觀望,會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這篇文章只是做個簡單的入門介紹,未來將會再撰文針對臂神經叢損傷診斷,手術術式選擇,術後復健等做深入介紹。)

本文由邱詠証醫師撰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