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 首頁
- 衛教資訊
- 中風痙攣|上肢功能重建
- 中風痙攣手術到底做什麼?會不會很可怕?
中風痙攣手術到底做什麼?會不會很可怕?
中風痙攣手術到底做什麼?會不會很可怕?
很多家屬聽到「手術」會很緊張,
以為是大傷口、大範圍的開刀。
其實完全不是。
痙攣手術多半是 精細、局部、小切口的方法,
主要針對「過度收縮的肌腱和神經」做調整。
⭐ 痙攣手術主要分成 3 大類:
1️⃣ 肌腱延長術(Tendon Lengthening)
適合:
-
手指握拳
-
手腕下彎
-
手臂肌肉過度緊縮
做法是把過度收縮的肌腱「放鬆」,
讓手指和手腕恢復自然位置。
改善:
-
手可以張開
-
清潔容易
-
減少疼痛與皮膚問題
2️⃣ 選擇性神經鬆解/神經分支處理
適合:
-
痙攣非常明顯
-
一碰就緊、一碰就痛
-
夜間抽痛
做法:
對支配該肌肉的神經進行「精準減壓」或「鬆解」,
減少過度收縮的訊號。
改善:
-
肌肉不再一直緊繃
-
姿勢變自然
-
活動度變大
3️⃣ 肌腱轉位(Tendon Transfer)
適合:
-
拇指內收(Thumb-in-palm)
-
手腕異常角度
-
想要增加功能性抓握能力的患者
做法:
把部分肌腱移到更理想的位置,
改善手指或手腕的動作方向。
🔍 手術時間與恢復
-
手術通常 1–2 小時
-
傷口小、疼痛輕
-
術後 2 週可開始活動與復健
-
3 個月看到功能進步
-
6–12 個月效果穩定
透過這一系列功能手術。
目標是:讓手更能用、更好照顧、更少痛。
痙攣改善|點擊預約門診諮詢
本篇衛教文章由王韋智醫師撰寫
(點擊連結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