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 首頁
- 衛教資訊
- 中風痙攣|上肢功能重建
- 中風後手一直緊、打不開,是正常嗎?什麼是「痙攣」?
中風後手一直緊、打不開,是正常嗎?什麼是「痙攣」?
中風後手一直緊、打不開,是正常嗎?什麼是「痙攣」?
中風後,許多患者會出現手部「越來越緊、越來越硬」的情況。
家屬常常以為是復健不夠,或是肌肉太弱,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種現象叫做 「痙攣(Spasticity)」。
🔍 什麼是痙攣?
中風造成大腦控制訊號受損,肌肉收縮的訊號變得混亂,
導致手部、手腕、手肘的肌肉「不自覺地一直緊縮」。
因此出現:
-
手握拳、手指打不開
-
指甲掐進手掌
-
手腕固定往下彎
-
手肘一直彎、貼在身體側邊
-
手痛、夜間抽痛
-
活動度越來越差
痙攣不是復健不足,而是神經性收縮。
如果不處理,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難放鬆。
🔍 痙攣會影響什麼?
-
清潔困難(手臭味、濕疹、破皮)
-
無法穿衣、扣扣子
-
手無法張開放在輪椅扶手
-
日常生活功能下降
-
家屬照護負擔變大
- 長期疼痛、睡眠品質變差
🔍 什麼情況要小心?(家屬快速自我檢查)
只要以下狀況出現兩項以上,建議到門診評估:
-
手指緊握超過 1 年無改善
-
指甲掐到手掌、容易流血
-
手腕固定彎曲
-
手肘固定彎曲
-
睡覺容易因抽痛醒來
-
清潔需要 2 個人一起協助
早期評估,可以避免肌肉與關節變形,效果會更好。